| 高層動態 12月29日,廣東舉行“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請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鄭宏宣,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嘉旻,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宋鐵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副處長黃惟主持發布會。 廣東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與新聞發布處副處長黃惟: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盎洸藥煾怠薄皬V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部署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高質量推進三項工程,是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便于社會各界深入了解三項工程的具體內容,助力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今天我們邀請到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湛江市人民政府、潮州市人民政府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的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先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鄭宏宣先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嘉旻女士,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宋鐵先生。 現在,有請楊紅山先生介紹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的總體情況。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 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的情況作簡要介紹。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推動三項工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政策舉措,制定印發了《高質量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行動方案》,部署實施三項工程農民技能提升、農村教育提質擴容、農業現代化賦能、農民就業增收促進、鄉村人才振興引領、鄉村特色品牌創建、區域協作幫扶等七大行動,11月2日在潮州市成功召開全省高質量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推進會,在全面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部署謀劃了下一階段安排。 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將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作為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全力打造廣東農民技能培訓金字招牌,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體現是在培養培訓、就業創業、產業發展、鞏固脫貧、營造氛圍等方面實現“五個越來越好”。 一是夯實培養基礎,技能提升“金招牌”越擦越亮。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聚焦“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和“農村電商”、“鄉村工匠”等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工作,累計培訓721萬人次。省農業農村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百萬農民技能培訓實施方案,重點開展百萬職業農民培訓行動,依托“粵農通”“廣東遠程職業培訓網”“騰訊網”等平臺免費開展線上培訓。優化職業教育和技工教育布局。建設廣州科技教育城,13所職業院校入駐;在清遠建設省職業教育城,已進駐10所院校。支持潮州、汕尾、揭陽建設技師學院,年內將實現技師學院21個地市全覆蓋。支持珠三角建設10所高水平技師學院。健全涉農人才評價。出臺精勤農民培育工作方案,實施農業農村專業人才職稱評價改革,統籌推進農業技術人才、農業工程技術人才和鄉村工匠職稱評審。開發鄉土特色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15個、培訓課程標準84個。 二是強化政策扶持,就業創業“民生路”越拓越寬。一方面,優化就業創業服務。實施創業人員一次性資助、補貼、擔保貸款或貼息等扶持政策。打造“廣東技工在線”平臺,建設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產業園、服務超市等載體,舉辦專場招聘活動,構建線下線上一體化、定向普惠相結合的就業服務模式?!叭椆こ獭庇辛μ嵘藙趧诱呒寄芩刭|和就業競爭力。截至11月底,全省新增就業130.64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18.8%,為全國就業大局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另一方面,強化惠農金融支持。在11月2日全省三項工程服務鄉村振興推進會上,省人社廳和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廣東省分行、廣發銀行等金融主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政銀合作模式,設立“粵菜師傅貸”“廣東技工貸”“南粵家政貸”等融資服務產品,開通融資審批快辦通道。發揮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清算優勢,為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提供服務。其中,中國銀行已為三項工程人才及相關機構提供授信支持近60億元。 三是延伸產業鏈條,產業發展“動力源”越蓄越足。實施“粵菜師傅”與粵菜產業協同發展計劃。以廣州餐博會、廣東農博會等為平臺,推動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和粵菜餐飲業聯動發展。開展名店名品名廚評選,在全省評選了100家“粵菜名店”、199個“粵菜名品”、30名“五星級粵菜師傅名廚”和79名“四星級粵菜師傅名廚”。培育“粵菜師傅”名村10個,建設鄉村旅游粵菜美食點384個、美食旅游精品線路32條,形成了像韶關“梅嶺鵝王”、梅州“玉水廚師村”等一批特色鄉村文旅品牌。全省各地根據地方資源稟賦,豐富和發展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粵菜師傅”品牌,例如潮州市采取了積極有效舉措協同推進了“潮州菜”產業發展。實施“廣東技工”與廣東制造共同成長計劃。出臺省“文化技工”建設方案。全省707家企業、191家院校和142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備案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新增了30萬人次獲得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首批遴選了878家企業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37家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實施“南粵家政”與現代服務業相互促進計劃。落實員工制家政企業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認定13家省級龍頭企業和18家誠信示范企業,發布首批10家“信得過”家政企業。建設“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近200個,構建15分鐘家政服務圈。全省家政企業約2.68萬家,從業人員超127萬人,各地涌現出“河源阿嫂”“客家大嫂”“德慶家嫂”等特色品牌,例如湛江市采取了系列特色做法有力打造了當地“南粵家政”品牌。 四是鞏固脫貧成果,技能致富“金鑰匙”越用越好。一方面,將“三項工程”導入省際協作。實施“請進來”學制培養、“送上門”短期培訓、“普及性”遠程教育和“組織化”勞務協作四項行動,建立一批家政服務輸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今年以來幫助桂、黔兩省區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轉移來粵就業35.94萬人。指導西藏林芝開發“粵林幸福菜譜”,對口幫扶西藏林芝市技工學校、新疆喀什技師學院實現跨越式發展,幫扶廣西、貴州舉辦“南粵家政”師資能力提升培訓班,將服務、培訓標準導入省際家政對接。另一方面,以“鄉村工匠”帶動技能致富。推進“廣東技工”工程“鄉村工匠”培育行動,累計培訓培養鄉村工匠6.2萬人次。大力培養鄉村名廚、家政好手,一批批“廚師村”“技工村”“月嫂村”相繼涌現。實施農村電商“百園萬站”行動,累計培訓了農村電商人員10.7萬人次。 五是營造良好氛圍,協同推進“正能量”越聚越多。突出競賽引領。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由廣東來承辦,實現了參賽和辦賽“雙豐收”,同時我們今年成功舉辦了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全省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首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等一系列活動,鄉村技能大賽云端觀賽超2000萬人次,第二屆省職業技能大賽網上觀看人數超過2億人次,“全國技能主播遴選”網上閱讀量超過9億人次,三項工程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金字招牌。強化宣傳引導。打造“技行天下”電視節目品牌,編印“粵菜師傅”幸福菜譜、抗疫菜譜,組織“南粵工匠、勞模進校園”活動,邀請外國友人開展“粵菜師傅話中秋”“南粵家政暖重陽”等體驗活動,各地舉辦美食文化周、“家政日”公益服務等活動,有效擴大三項工程品牌影響力。同時,我們動員社會力量。推動行業龍頭企業、技工院校發起成立三項工程人才培養評價聯盟,吸引近300多家單位參與,在技能培訓、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發力。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重點面向農民、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粵菜師傅”教材、課程、師資等基礎性工作落實,推動粵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出臺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培養“文化技工”,加快建設以道德建設為核心的“南粵家政”誠信體系,強化員工制家政企業示范引領,充分發揮三項工程培訓農民技能、促進農民就業創業重要平臺的作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廣東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謝謝大家! 黃惟: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按照慣例,請各位記者提問前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名稱。下面開始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省人社廳,“廣東技工”工程在發揮技能人才培養優勢,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的技能就業、技能致富,以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楊紅山: 謝謝您的提問。廣東技工工程是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和助推鄉村振興的戰略舉措,在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將技工院校打造成了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全省有148所技工院校,在校生達到63.4萬人,占了全國的1/6,廣東已經基本建成了全國最大技工教育體系,今年底之前我們已經實現了全省技師學院各地市全覆蓋。全省的技工院校,尤其注重面向農村加大招生,今年面向農村適齡的青少年、農民工、高素質農民等群體招收超過19萬人,占比達到80%以上。新建設“農產品食品加工與質量安全”“農村電商與直播”等涉農專業,在校生3000多人。 二是聚焦農村勞動力技能提升,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堅持重點面向農民,堅持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開發一批技能培訓項目和專項能力培訓工程,打造一批“粵字號”農村技能培訓品牌。加快開發涉農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標準和評價規范,推動農業經理人、農業技術員等涉農職業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三是深化幫扶協作,推動共同富裕。積極加大農村戶籍學生入讀技校幫扶力度。2020-2021學年全省技工院校共有約41.11萬名學生免學費接受教育,下達免學費資金達到10.4億元;約2.8萬名學生享受了國家助學金,下達國家助學金補助4135萬元。 四是深化幫扶協作,推動共同富裕。實施“兩廣”對口幫扶技工教育協作、廣東招生培訓模式的試點,開展掛鉤組團式幫扶,成功幫助新疆喀什地區的技工學校實現“普通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三級跨越式的發展,在校生規模從原來的40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10000人。另外,也幫助西藏林芝市技工學校成為西藏7個地市的第一所技工院校。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請問農村農業廳的鄭廳,廣東省“百萬農民培訓工程”的啟動實施受到了廣泛關注,請問為何要開展這項工程?圍繞百萬農民培訓工程,省農業農村廳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謝謝。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鄭宏宣: 謝謝您的提問。圍繞“百萬農民培訓工程”,我廳聚焦廣東主導、特色產業發展,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和“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等涉農重大工作的推進,加強與高校、農業科研技術推廣機構、新型媒體的合作,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積極構建參與多元化、內容多樣化、終端多樣化的培訓體系。 在線上培訓方面,主要是匯聚政府及廣大社會資源,全面啟動實施“廣東百萬農民線上免費培訓工程”,打造廣東數字農業線上大學堂,相繼推出了“粵農通”小程序線上免費培訓平臺、“田頭課”直播培訓、“廣東精勤農民網院”,推動線上線下培訓一體貫通。 其中,推出的遂溪圣女果、澄海獅頭鵝、惠來鮑魚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田頭課”直播培訓,培訓收看量破2000萬人次,促成了海南圣女果種植戶落戶遂溪;澄海獅頭鵝供不應求;惠來鮑魚打響“北有大連鮑魚、南有惠來鮑魚”品牌。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百萬農民線上免費培訓工程“粵農通”小程序平臺推出在線課程超過600多個,瀏覽數超過50萬人次;各平臺直播培訓在線學習人數累計超過2372.3萬人次;“廣東精勤農民網院”已上線3500多項農業技術課件,注冊學習人數達到110萬人,瀏覽人數達2億人次。 在線下培訓方面,我們先后推出“高素質農民市場體系建設培訓班”“廣東鄉村工匠專項培訓”“廣東農民合作社培育推廣巡回講座”“惠來五寶”“南雄銀杏”“預制菜”等專場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荔枝豐收疊加“新冠”疫情影響下,開展荔枝系列培訓,促進了果農增產增收,讓農戶過上豐收又有尊嚴的一年。 隨著“廣東技工”工程的深入實施,通過“百萬農民培訓工程”推出的各項創新舉措,農民能隨時隨地免費接觸、學習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識,幫助農民提高了種養、加工、直播銷售等技能,使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聚攏一批數字農業新農人,有效地提升了農民增收致富技能,推動了農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助推全省鄉村振興,尤其是人才振興。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提問省人社廳,“粵菜師傅”工程最初是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提出來的。作為三項工程中實施最早的工程,能請您具體舉例談談,“粵菜師傅”工程的實施對促進鄉村振興有哪些成效? 楊紅山: 謝謝您的提問?!盎洸藥煾怠惫こ淌恰叭蠊こ獭碑斨凶钤缣岢鰜淼囊豁椆こ?,也是省委、省政府創新性部署實施的一項獨具廣東特色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以“粵菜師傅”人才培養為抓手,以促進就業創業為導向,以服務粵菜產業發展為驅動,綜合運用人才培養、就業創業、產業發展和文化品牌建設等多維度政策舉措聚焦發力,以小切口推動就業與產業發展“大變化”。工程實施以來,全省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33.6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74.3萬人次,有效促進了廣大城鄉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和創業致富,深入推動了粵菜產業與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粵菜師傅”工程的實施通過促進種養、食品加工、餐飲、文化旅游等粵菜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有效帶動各地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和勞動者就業創業,涌現了一批粵菜師傅縣、粵菜師傅村。例如肇慶市廣寧縣通過實施“粵菜師傅+”發展模式,推進培訓、就業、產業、旅游等全鏈條發展,培養廣寧籍粵菜師傅5.58萬人,遍布全國13個省市,占全縣勞動力22.7%,帶動全縣近10萬人就業創業;通過“粵菜師傅”工程的實施創新研發廣寧特色美味,帶動廣寧縣獨具地方特色的優質食材發展等,帶來經濟效益達到45億元。又如梅州市玉水村,借助“粵菜師傅”工程政策優勢,全村培養粵菜師傅350多名,從事餐飲服務的超過1000多人,其中年薪20萬元以上的廚師超過一百人,一年帶回勞務收入超過5000萬元,帶動了全村由貧困的煤炭村轉變為“粵菜師傅名村”,全村實現了脫貧致富。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 請問潮州市的宋副市長,“潮州菜”遠近聞名、馳名中外,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特別提到“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潮州市近幾年在創新“潮州菜”及助推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經驗亮點和做法,請具體介紹一下。接下來“潮州菜”發展和推廣方面有哪些工作謀劃?謝謝。 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宋鐵: 謝謝您的提問。一年來,潮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關于“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高站位部署、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實施,切實將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與推動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加快實施標準建設、文化提升、人才培養及產業發展等“四大工程”。 一是強標準。一方面發布潮州菜團體標準187個,制訂3個門類共28個菜品的烹飪專項能力考核標準,成功納入首批省粵菜烹飪專項能力考核目錄,相關經驗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另一方面,連續兩年開展“潮州市特色美食示范店”評選活動,示范引導美食商家優化就餐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同時致力打造一批潮州菜名廚、名菜、名店、名村,涌現出“潮膳樓”、“阿彬牛肉火鍋”等一批潮州菜名店名菜,登塘粿條、湯溪魚頭等10個美食名村名品,進一步樹立潮州菜品牌標桿,帶旺鄉村美食旅游市場。 二是樹品牌。成立潮州菜傳承發展研究院,整理形成55項潮州菜烹飪技藝,成功推動潮州菜烹飪技藝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并聯合央視、廣東衛視等主流媒體拍攝《品味潮州》《潮州味道》等紀錄片,為“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進行全方位宣傳。同時制訂實施《潮州菜產業發展工作意見》,積極申報“世界美食之都”,打好“潮州菜”品牌效應,推動“潮州菜”走出家門、邁出國門,推動“潮州菜”特色產業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三是重人才。目前我市已建立包括6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在內的27個培訓基地(站點),累計培養潮州菜鄉村廚師1萬多名,帶動近2000名貧困勞動力成為職業“掌勺人”。在成功舉辦“粵東創業英雄會”潮菜鄉村振興主題賽的基礎上,今年首創“粵菜師傅+創業培訓”模式,培養出169名烹飪技能與創業能力兼備的“潮州菜師傅”創業創新帶頭人,特別是初創班的學員更加堅定創業信心,回到鄉村開辦餐飲店鋪、農家樂或利用所學改善擴大店鋪經營,同時帶動了更多人實現就業、也把創業激情帶回到了鄉村。 四是促發展。一方面全力研制“可復熱潮州菜產品”,成功舉辦“中國潮州菜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大會”,扶持打造一批“中央廚房”式餐飲企業。開發本地優質食材,打造鄉村美食文旅品牌,推動“舌尖產業”全鏈條式發展,一系列“潮州菜師傅”的研發產品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優質鄉村創業項目落地開花,扶持農村創業青年開設連鎖加盟店,帶動饒平縣新圩鎮長彬村等一批貧困村、貧困戶實現創收增收。就如“飄香獅頭鵝”創業項目扎根農村、惠及農民,采用“連鎖經營+貧困戶養殖”模式,與新圩鎮長彬村13戶貧困戶簽訂扶貧養殖協議,并提供養殖成本資金、技術支持、承諾保價收購等多項優惠政策,幫助貧困戶獲利超50萬元。同時,我市還與省人社廳駐饒平縣上饒鎮鄉村振興工作隊聯合打造“潮州菜工坊”,帶動鄉村勞動者就業創業。 接下來,我市將扶持打造一批“潮州菜工坊”及“潮州菜菜品研發基地”,探索推廣“潮州菜+民宿+體驗”、“潮州美食+體驗”模式,將“潮州菜工坊”打造成特色網紅點、打卡點,進一步帶旺鄉村旅游市場,促進鄉村勞動者實現就業創業,將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融入到潮州金色韓江發展軸、藍色海洋經濟帶、綠色生態發展帶“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中,為潮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造中小城市美的典范“增色添香”。 借此機會,我也打個廣告:2022年第31屆中國廚師節將由我市承辦,屆時將舉辦烹飪大師評比授勛、烹飪技能比武大賽、中華美食展示等系列活動,特邀各位媒體記者到時蒞臨指導。謝謝。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記者: 請問省人社廳,“南粵家政”工程實施兩年多,吸納了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到家政服務領域實現就業,織起城鄉連接的新網絡。請問接下來將如何更好發揮“南粵家政”工程在鞏固精準扶貧成效、服務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謝謝。 楊紅山: 謝謝您的提問?!澳匣浖艺惫こ套?019年實施以來,已經累計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護項目培訓90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逾145萬人次,成為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新引擎,特別是在對沖疫情對就業影響、助力脫貧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不少貧困勞動力、農村婦女等群體通過“南粵家政”收獲了一技之長,提高了經濟收入,實現了就業脫貧奔小康的人生轉變。為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效,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接下來在南粵家政工程方面,我們重點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培訓服務,突破技能柵欄。以農村勞動力為重點加大培訓力度,組織家政服務培訓機構優質師資力量,以“送教下鄉”“入戶培訓”等形式,對有意愿從事家政服務的脫貧人口和欠發達地區農村勞動力等群體開展培訓,同時面向農村青年加大技工院校家政專業招生力度,切實提高勞動力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 二是加快載體建設,推動服務下沉。我們已經在全省扶持建立了“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培訓基地、產業園等各類載體42個。下來,一方面將充分發揮好這些平臺載體在交流對接、技能培訓、服務落實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搭建更多面向農村的基層平臺載體,推動服務下沉,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政策宣傳、培訓需求收集、資源對接、線上培訓等更加便捷的服務。 三是深化幫扶協作,開辟就業通道。將進一步深化省內外家政勞務對接,加強輸出地與輸入地的聯動服務管理,更好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突出“信息匹配”,廣泛收集發布家政行業空缺崗位信息和服務人員信息,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突出“服務精準”,開展線上線下專場招聘等活動,選擇一批優質家政企業建立就業安置基地,增強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圍繞“創業便捷”,引入金融服務活水,提供個性化的“南粵家政”貸等金融產品。 四是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家政品牌?!澳匣浖艺惫こ虒嵤┮詠?,粵東西北地區涌現出了“河源阿嫂”“客家大嫂”“好心家政”等服務品牌,既促進了本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同時又緩解了“雙區”家政服務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將立足各地勞務輸出特點和優勢,組織更多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強化誠信服務理念,繼續培育、創建、發展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規模的家政勞務品牌,推動家政服務業與養老、育幼、托養等行業融合發展,助推城市產業反哺農業發展。謝謝。 南方農村報記者: 請問湛江市的何副市長,家政行業一直是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大市場,剛才聽廳長介紹,湛江在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創新舉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體有哪些特色做法呢,何市長您能介紹一下嗎? 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嘉旻: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近年來,湛江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鄉村振興,技能先行”,把“南粵家政”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以“小家政”撬動“大戰略”,走出一條“家政興農”具有湛江特色的路子。我們的主要做法是通過抓好政策扶持、技能培訓、載體建設、品牌打造這四個方面實現“四個促進”。 一是抓好政策扶持,促進農村就業創業。一方面,大力強化家政就業幫扶,在今年出臺的湛江3.0版“促進就業十九條”中,明確家政服務有關補貼達到了13項,重點引導和鼓勵農村勞動力在家政服務業轉移就業,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培訓、就業補貼1847萬元,帶動就業3.27萬人。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返鄉入鄉創業,落實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政策,累計為家政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8萬元,培育了一批農村家政服務創業帶頭人。此外,還創建“南粵家政”創業孵化基地,首批51家家政公司已簽約入駐,簽約率在全省行業第一。 二是抓好技能培訓,促進鄉村人才振興。深入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著力構建家政服務培訓體系,重點面向農村勞動力,實施母嬰、居家、養老、醫護服務等4個重點培訓項目,扶持培育家政培訓機構26家,認定市級“南粵家政”培訓示范基地6家,涵蓋了本科、???、中職學歷和職業資格證書范圍,近兩年來累計培訓近3萬人次,為鄉村振興培養造就了一支高技能家政人才隊伍。目前我市家政行業從業人員5.8萬人,其中農村戶籍人口占80%。今年來,我市選派人員參加省“南粵家政”技能大賽、鄉村振興技能大賽和全國鄉村振興技能大賽,成績均排在全省前列。 三是抓好載體建設,促進城鄉供需對接。創新了建設家政服務供需對接平臺,掛牌運行“南粵家政”超市2家;在全省較早地推行了“南粵家政+社區服務”便捷模式,建成運作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12個,打造“15分鐘家政服務圈”;開通了全省首家由政府引導、行業主辦的“南粵家政”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入駐企業達416家;在“智慧人社”系統開辟了家政服務專區;支持市家政服務協會建設扶貧基地,組織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家政服務3250人,并實現2316人簽約就業,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出得來”和城市家政服務“找得好”。 四是抓好品牌打造,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放心家政”品牌,鼓勵實行員工制模式,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成了資源集聚、功能齊全的市級“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評定市級“南粵家政”龍頭企業、誠信示范企業7家,獲評省級“南粵家政”龍頭企業和誠信示范企業各1家,加快規范化建設步伐,借助品牌效應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與此同時,我們著力打造家政產業集群,探索對接農產品、南藥種植等“一村一品”鄉村產業,推進月子餐、藥膳配送等家政配套服務,支持拓展養老、托育、月子會所、零售等延伸業態,加快規?;ㄔO步伐,推動家政服務業發展成最能輻射帶動我市農民致富的“朝陽產業”。 在這里,特別想介紹我市的兩項創新舉措:一是首創“南粵家政”超市“一站式”服務模式。我們在全國開創了家政超市設在高檔商場內的先例,依托大型商場的區位和人流優勢,打造融合養老服務、保潔清洗、產后康復、月嫂保姆、家庭餐配送等十大服務板塊的家政服務超市。市民可以像逛超市一樣,在家政超市里完成家政服務的一站式“選購”。湛江“南粵家政”超市運營一年多來,吸納169家企業入駐;提供崗位1205個次,吸納就業652人,其中農村勞動力455人(包括脫貧勞動力123人),累計為市民提供家政服務1.7萬單,不僅有力拉動家政消費增長,還有效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二是最早將“南粵家政”導入省際扶貧協作。我們在對口幫扶的廣西柳州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個家政扶貧輸出基地和家政扶貧接收安置基地,并建設“南粵家政”培訓點3個,累計舉辦家政培訓班15場次,培訓462人次,轉移到湛江就業103人。同時積極幫扶貧困勞動力創業致富,柳州市三江縣貧困戶郭柳秀在湛江參加“南粵家政”培訓后,在人社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創立家政服務公司,吸納家鄉貧困勞動力就業,是全省第一個在家政服務業成功創業的對口幫扶貧困戶,她的事跡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南方日報等國家、省級媒體報道。
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推動“南粵家政”工程更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穩就業、惠民生、促振興作用,努力將家政服務業打造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謝謝 |
廣東省家協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142號南油大廈417-418室 |
電話:020-81014672,020- 81192773 電郵:jiaxie_gd@163.com |
粵ICP備2021172854號-1 |